“五月五,品端午”,一年一度棕飘香。6月12日,公司第十二直管项目部在易门项目部开展包粽子活动,全场分为四个小队,带着他们的队名与响亮的口号,激烈的角逐拉开了序幕。
第一小队为“打铁队”,他们的口号是:打铁还需本身硬,打 打 打;
第二小队为“搬砖精英队”,他们的口号是:今日搬砖不狠,明日地位不稳;
第三小队为“打工人队”,他们的口号是:打工人,打工魂,打工方为人上人;
第四小队为“超级干饭队”,他们的口号是:英雄不问出处,干饭不问斤数。
比赛正在进行,虽然部分队员在赛前已提前做好了功课,但实操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各种“糯米小团子”、“小包子”纷纷踏至,但在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下,一个个饱满,有棱有角的粽子呈现在眼前。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们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而今建投人员齐包粽枣,意喻人人万事亨通,企业蒸蒸日上。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6月11日下午,第十六直管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胡丽萍同志组织直管部全体党员、团员和部分青年职工代表一起过端午,开展主题为浓情建投,“粽”情端午的党团活动,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琰,公司成本造价控制中心主任胡艳梅、生产管理部副部长李鸿飞参加了本次端午活动。
本次端午活动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系彩线,挂香囊,回顾历史。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下午,大家齐聚在会议室,把五彩线系到手上,女职工们绣着香囊,仔细的把艾草装进香囊里,祝愿自己和家人们端午安康,从香草美人到粽叶飘香,我们感受着历史长河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阶段是:齐动手,包彩粽,共话相思。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今天,三五人在哗哗的流水边清洗粽叶,三五人准备糯米、馅料,最后大家齐动手包出了各式各样的粽子,在欢声笑语中,我们暂时忘记了紧张有序的工作压力,以另一种方式讲述了思念和陪伴,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也变得格外香甜和软糯。
第三阶段:赛龙舟,强体魄,凝心聚力。“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粽子吃罢,总得劳逸结合,我们拿出早早准备好的旱地龙舟,大家组成八组,“划着龙舟”往返跑,在最短时间拿到小红旗的为胜,最后以计时设立状元一组,榜眼两组,探花三组分发奖品,在欢快的气氛中,培养了职工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增进了职工们的凝聚力。
张琰书记表示:今天和大家一起过端午,一起翻开史册溯源而上,直管部年轻的面孔很多,也确实感受大家青春的旋律、激情的游戏,还有别出心裁的活动方式,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祝大家端午节安康,让我们一起带着感受着历史文化,带着爱国主义情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