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至2021年5月9日,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迁驻玉溪已有三年时光。三年来,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用青春、智慧、汗水和坚韧、勇敢、豪情谱写新时代华章,走在集团子公司前列,成为集团公司开拓滇中市场的主力军。
全面协调发展:从“快走”到“小跑”
力战八方、互利共赢。在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云南建投集团为了更好的实现跨越发展,加大各地州开拓力度,按照建投集团战略部署,2018年5月9日,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正式迁注玉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提高站位、大有作为,六公司按照集团要求,以迁注地玉溪红塔区高铁新城项目建设为依托,融合全市各个区县项目建设,形成经营合力、团队合力、党建合力,“三力并举”,为滇中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贡献力量。
五指成拳,共筑辉煌。三年来,六公司上下一心,劈波斩浪,连创佳绩,同时玉溪市场指标的大幅增长成为公司的重要一极,圆满完成集团赋予的使命。
2018年完成经营额52.44亿元,合同额52.19亿元,营业收入34.07亿元(其中玉溪片区完成经营额8.58亿元,合同额8.58亿元,营业收入4.75亿元)。
2019年完成经营额58亿元,合同额58.8亿元,营业收入25.32亿元(其中玉溪片区完成经营额21.27亿元,合同额21.27亿元,营业收入5.77亿元)。
2020年完成经营额110.75亿元,合同额84.14亿元,营业收入51亿元(其中玉溪片区完成经营额30.33亿元,合同额18.81亿元,营业收入26.28亿元)
天道酬勤,岁月不居。在前进的征程中,公司各项技术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基础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工程质量创优实现突破,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 2021年4月29日,六公司获得玉溪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熊正平代表受表彰企业发言。公司连续三年获评国家税务局玉溪市红塔区税局评定的“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积极履行国有企业应尽的义务。
经营创新突破:从“多点”到“连片”
在地图上,若以玉溪为出发点,连接昆明一线,可以画出一条发展之脉。在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迁注玉溪之后,这两个点连成了一条线,拧成了一股绳,发挥出更强的力量。
由点到线。公司正式迁注之时,玉溪高铁新城总体规划尚未批复,高铁新城“东盟商贸明珠、城市门户客厅、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定位还未确立,一段时间内,公司陷入“无米下锅”的困境,不仅从市场成熟片区调来的一些干部职工不适应,而且经营工作开展难以觅得目标,但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奋起直追,别无选择!随着一个全方位、多功能、优服务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市核心区——高铁新城项目蓝图徐徐展开,一根楔子终于插进玉溪这片热土,玉溪建投发展大厦、玉溪锦府、西河路市政项目纷纷开工,有了高铁新城这个基点,绘就出玉溪九县区经营突破的线。
由线到面。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各项经济活动被迫按下“暂停键”时,六公司却逆势而上,通过资源整合、投资引领,寻找破局之路。8月公司首个PPP项目中标——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美丽县城”建设PPP项目(总投资6.27亿元);11月,一举中标玉溪市新平县工业园区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6.31亿元);12月捷报再次传来,易门县“美丽县城”建设(一期)PPP 项目(总投资5.54亿元)收入囊中,2020年创下了经营额首次突破100亿元的历史佳绩。
由面到片。迁注玉溪三年后的2021年,经过三年的发展,以玉溪各项目为代表的具有平台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的公司形象,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正转化为六公司在玉溪发展的内在动力。2021年一季度顺利承接了易门一中改扩建(一期)PPP 项目(总投资2亿元)、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新兴州城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总投资7.76亿元)、新平县欢乐水世界旅游扶贫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EPC总承包(总投资5.75亿元)等一批项目,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同时在安宁、丽江、曲靖项目纷纷落地,助力全省经营“一盘棋”布局、“一体化”发展,打通发展的“任督二脉”。
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熊正平在总结公司这些年取得的经验时说:“三年来,我们把经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时时刻刻保持危机意识,贯彻‘人人有指标、人人参与经营’,我们所有的成绩,都是整合优势、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取得的。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我们发扬集团三大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携手并进、包容互助,尽心尽力干好事业。”
坚持结果导向:从“降本”到“提质”
保安全促效益。处于工作重心的玉溪主战场,安全生产一刻不能放松,三年来,公司持续不断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扩展到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员工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大幅提升了生产现场、生活以及办公区域的安全环境水平,实现了“生产现场规范、办公现场整洁、生活现场温馨”,生产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制度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行为习惯,创造了迁注玉溪三年来无重大事故的成绩。
提管理增效益。六公司迁注玉溪伊始,就按照一流企业的标准,抓好建章立制等基础工作,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加强内控管理能力,对大规模房建项目、高等级公路工程、重要市政工程进行统一招标,在市场竞争、项目综合管理中健全管理体系,清晰管理界面,建立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机制,努力在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管理上提升新水平,在指标上迈上新台阶,在发展上取得新成绩,工作提升到玉溪建筑企业一流标杆水平。
以技术创效益。秉持集团“四新技术”的工作要求,强本固基,努力奋进,聚焦铝膜板应用、钢结构建筑、基础设施发展方向,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强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及创新载体建设,以玉溪高铁新城为例,长螺旋钻孔、粉煤灰混凝土、中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等一批新工艺应用,显示通过科技创新努力增强参与大型、高层建筑建设的内生动力,强化成果转化和技术指导,补齐发展短板,牢牢把握新技术应用需要,不断夯实基础,发挥技术优势,提升六公司建筑品质。不久的将来,在装配式房屋建造等新技术的广泛前景,六公司必将以追求卓越的态度、攻坚克难的精神,以及技术创新的手段,用技术创新助推施工进度提档加速,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努力营造文明、高效、奋进的建设项目。
三年来,公司强化激励机制,围绕生产经营目标,以项目为根本、以成本为中心、以绩效考评为杠杆,挖掘降本潜力,提升项目增效能力,激发经营活力,将降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使每位职工明确项目效益好,个人收入才能高,真正做到事事有人抓、有人管,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由上至下形成共识,切实推进降本增效见到实效。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发展实际,实行“钉钉打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严抓安全生产,做到安全生产全员参与,质量保障工作落到实处。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上下联动参与,勇担当、善作为,多项措施有效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持续党建引领:从“嵌入”到“融入”
三年来,六公司在玉溪从推进党建工作生产管理全过程入手,探索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新路子,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公司党委多次要求,玉溪参建单位各党支部要积极发挥领导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厚植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党委找准与生产经营的融合点,要求把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日常工作、党建理论学习宣贯与提高项目效益、增强竞争实力有机结合起来,支部凝集人心、积聚力量的作用不能少,不能丢,不能搞“两张皮”,要切实发挥好“两个功能”——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探索支部在决策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思路,搭建贴近企业中心工作的活动载体,在玉溪高铁新城成立党员先锋队,深入开展“比学赶超”、“五讲五比”等活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三年以来,六公司全体员工辛勤耕耘,拼搏奉献,成就了公司这艘舰船在玉溪这片大海的扬帆远航。展望未来,前程广阔而任重道远,六公司上下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将把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基础,把经济效益作为重要支撑,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路径,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保障,继续发扬六建人狼性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推动玉溪市、集团公司、六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