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公司通讯员一行4人来到由公司第六直管部施工的安宁林源首领公馆及首座建设施工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
安宁林源首领公馆及首座建设施工项目,其建筑总面积约17.62万㎡,地下室面积5.5万㎡,地上最高建筑物30层,最高高度99.4米,地下3层。该建筑由商务办公楼、公寓式酒店、商住楼组成,工程为整体地下室,各栋相通、相连。该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安宁的地标性建筑。
进入施工现场,醒目的宣传牌,标准的工地大门,整洁的生活区、精心设置的安全防范设施,施工现场中的一个个细微点滴之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目部的独具匠心。
——重大隐患警示牌。项目部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并登记在项目部的重大隐患警示牌上,该警示牌上将危险源名称、危险源场所、风险等级、各参与施工单位的责任人等一一进行罗列,将隐患治理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警示镜。树立在进入施工现场入口处的安全警示镜,用纤尘不染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作为进入施工现场的第一入口处,面对安全警示镜,作业人员是否按标准规范将安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作为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关。现场管理人员精心维护着的不是一面镜子,是坚守着一道安全之门。
——隔离通道。这样一个将施工人员和运输材料通行彻底分开的通道,你和施工现场近在咫尺,然而你不通过这条通道的唯一入口,你是无法进入施工现场的。巧妙严谨的设计,将安全隔离防护理念切实的体现在一条窄窄的通道之中。
——基坑围栏。如果不细看,你也许不会发现这围住基坑的长达750米围栏,竟是项目部利用以前用过的施工电梯、双蓝井吊、通道口定型防护门制作而成的。利用这些闲置的防护门作为基坑通道防护围栏,不但避免了现场大量堆码占用场地,相比常规的用钢管和安全网设置护栏,既节约了成本,又结实又经济。在今后的主体施工中,又可以重新作为定型防护门使用。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现场管理人员的巧妙心思。
——收口梁。作为最终将埋于地下的收口梁,却做到了几何尺寸规范、表面平滑,体现出了较好的工艺水平和质量水准。连这种细微之处都能将质量做得如此一丝不苟,试想主体结构的质量还会差吗?这一点,真正体现出了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践行实施。
——技术应用。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在于管理理念的更新,还依托与先进的技术应用。项目部还计划采用指纹门警、摄像头监控等技术手段,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管理。不仅能做到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时监控管理,还可以充分利用该资源,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工种、班组等情况进行统计,做到了一举多得。
——过磅秤。在运输车辆通行的施工主干道上,设置了材料过磅秤,对材料的精确计量起到了严格的把关作用。
在公司标准化管理手册出版之际,作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率先推动者,第六直管部施工的安宁林源首领公馆及首座建设施工项目部给我们上了一堂真实生动的课。